台湾地区民用航空产业总览
宝岛台湾,血浓于水。台湾地区的人口万,年GDP总值亿美元(人均2.5万美金)。台湾全岛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南北长公里,东西最宽处仅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山地丘陵约占全岛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台湾地区主要城市,图片来自地之图
台湾地区的民用航空产业发展如何呢?航空产业网以详实的数据与专业的视角,为各位读者呈现一下其产业概貌。
机场:桃园机场一枝独秀
年地区内各机场进出旅客计万人次,其中国际航线(含港澳)旅客万人次,较上年增加4.9%;两岸航线旅客万人次,较上年增加2.9%。
区内有机场17座,因台湾岛面积狭小与西面太平洋的区位原因,客流极其集中:台北桃园机场进出旅客4,万人次,接近地区总吞吐量七成!年同期比较,桃园机场与昆明长水机场(万)和西安咸阳机场吞吐量相当(万)。第二名高雄国际机场万人次和台北松山机场万人次,基本相当于停航前的北京南苑机场和苏南硕放国际机场的水平。
年启用的台北桃园机场1号航站楼
西方世界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深刻的影响了台湾地区的经济,台湾当局推出了“十大建设”政策:修岛内铁路、南北高速和民用机场设施。带动了岛内民用航空维修等的发展。
桃园机场的T1与T2航站楼分别于年和年投入使用,目前已经严重容量不足。鉴于持续的航空客流的增长,目前第三航站楼(T3)主体工程已动工,预计于年底完工,年投入使用。新航站楼以万人年吞吐量规划,几乎可相当于扩容一倍。
桃园机场T3航站楼想象图
T3航站楼的建设是区内重点工程。围绕新建的T3,当局也有打造“航空城”的规划,用简洁标识及良好的空间连接性改善便利性使转机时间掌握在40分钟内,达到“亚洲最佳转机速度”;以“顶级的购物体验”打造的零售商业空间为世界标竿。聘用设计团队为英国奥雅纳与台湾设计公司联合组成。英国人在机场运营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例如,希思罗机场是盈利性最好的国际机场之一。
航线:两岸三地交流忙
年区内航空公司在客运部分计承载旅客3,万人次;其中85%为国际及两岸航线旅客。货运部分计承载万吨(较上年增加3.5%),其中98%为国际及两岸航线万吨(较上年增加3.5%),区内航线货运量约4万吨(较上年增加2.6%)。
台湾地区的两岸与国际定期客运航线条,货运航线96条,连接全球个城市。
上图是年度台湾地区的两岸与国际各客运航班的每周飞行架次数,包括大陆、台湾地区与国外航空公司。第一名是台北与香港间的航线,每周达次,从这点也能看出港台间交流的频繁程度。
两岸同胞圆梦“大三通”,图片来自CCTV台湾频道
年12月15日,台湾海峡北线空中双向直达航路正式开通启用,民航上海区域管制中心与台北区域管制中心首次建立两岸空管部门的直接交接程序,标志着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直接、双向、全面空中通航变成现实。年台北至上海浦东的航班飞行次数为每周次,也是两岸间最为繁忙的航线。
运营:华航长荣航空双巨头
台湾地区有两大航空公司:中华航空与长荣航空,两者占到地区航空公司总运力的85%。华航集团还包括华信和台湾虎航,一家集团就占据了六成份额。长荣集团包括长荣航空(国际航线)和立荣航空(地区航线)。可以说,航空运营几乎被这两家集团完全垄断。
中华航空在年由台湾当局出资创办,最初以完成军事任务为主。中华航空的机队以与A等大型宽体客机为特色,但其安全记录却很糟糕,在亚太地区的安全记录仅优于大韩航空,以至于竟有了“华航四年大限”这一谣言,即每隔4年中华航空的客机就可能发生重大空难。-是其运营唯一的单通道客机,也曾发生过重大事故(可以参考:一个由垫圈引起的重大航空事故)。
华航A-,来自华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