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是怎么混成发达国家的
接下来,君临将花时间把多年积累的关于投资的笔记和思考整理成书。
专栏仍会不定时更新,股市有行情的时候,我会写文章跟大家聊聊最新的看法;没有行情的时候,就埋头写书,写一章发一章。——以下是《君临投资史》的卷二,第四章。
意大利是怎么混成发达国家的?
近20年来,意大利在世人面前犹如落日黄昏、暮气沉沉。
这一方面是由于人均GDP的下滑,常年敬陪七大工业国的末座,被新闻媒体冠以“欧猪四国之一”的头衔;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其产业的衰败,那些曾经显赫的知名品牌纷纷被外资兼并收购。
比如时尚品牌古驰已卖给了法国开云集团,宝格丽卖给了法国LVMH,范思哲卖给了美国Capri;
跑车品牌兰博基尼卖给了德国大众,法拉利和玛莎拉蒂早已卖身菲亚特,后来又在资本的转手中不断变换主人。
再加上意大利人向来有慵懒散漫、不守时的坏名声……
你很难想象,在更早的-90年代,意大利曾有过多么辉煌的时刻——
年,意大利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工业国,欧洲第二大制造业强国。
年,意大利人均GDP高达2.32万美元,超越英国,紧追法国和德国。
这是意大利在20世纪的巅峰时刻,它的汽车、摩托车畅销欧洲,奢侈品牌受到全世界追捧,日本人尤其为之痴迷。
近百年间,意大利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崛起,又为什么衰败了呢?
如果你能读懂这段历史,那么对于投资必然将有一番深刻的领悟。
我们知道,在现代以前,意大利有过两段辉煌的历史,一段是远古的罗马帝国,一段是近代的文艺复兴。
11-15世纪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主要依靠从亚洲到欧洲的商业贸易繁荣,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南亚的香料和宝石,一转手到欧洲就是翻倍的暴利。
后来,商人们不满足于单纯的贸易,投身于丝绸和瓷器的模仿制造,便有了驰名欧洲的手工业集群,这被视为是现代资本主义的萌芽。
不过,17-18世纪欧陆强权崛起之后,意大利却因为分裂,也有过窘迫的日子。
佛罗伦萨在年成为了奥地利的附庸,热那亚在年被法国吞并,西西里则成为了西班牙的属地。
幸运的是,意大利位处欧洲腹地,毗邻德法,这使得欧洲工业革命的余波能够很快蔓延到这里,这是它二次崛起的重要基础。
-70年代,就在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发动统一战争的过程中,意大利也在名相加富尔的手中实现了统一。
随后,在统一大市场的刺激下,德国工业革命轰轰烈烈的展开,意大利也进入了工业化的征程。
年,安萨尔多公司成立,这是意大利早期最大的能源和军工集团,生产了意大利在一战中一半的大炮。
年,倍耐力轮胎成立,早期从自行车轮胎做起,年开始生产汽车轮胎。
年,菲亚特汽车成立,这是过去一百年中意大利工业的王者,背后的阿涅利家族被媒体称之为“王族”。
当时的菲亚特,在阿涅利家族一代创始人乔瓦尼·阿涅利的领导下,事业不断壮大。
一战时,业务从汽车向飞机、航空发动机、机关枪等业务扩张,这是意大利版本的罗罗、雷诺、宝马。
二战时,德国在元首希特勒的治下,诞生了生产经济型小车的德国大众;
意大利也有一模一样的版本。
由于墨索里尼的上台,法西斯铁腕统治下的意大利开始了军工和重工业的飞跃式发展,菲亚特在二战的四年内,员工数量增长了10倍,从人增长到4万人。
菲亚特的经济型小车也得以占领了国内市场,成为战后德国大众最主要的对手。
可以说,表面上散漫的意大利人跟严谨的德国人似乎处处不来电,但在经济上,意大利却是德国的小迷弟。
二战之后,意大利再次迎来战略机遇期。
由于盟军的占领,不仅法西斯制度被彻底瓦解了,传统自给自足、闭关锁国的经济体制也被抛弃了。
意大利从此打开国门,跟欧洲逐渐融合为一个统一大市场。
战后的欧洲,百废待兴,最不缺的就是需求,缺的是什么呢?供给。
由于德国、法国、荷兰都是战争重灾区,制造业几乎被摧残殆尽,因此最先能实现供给的肯定是获利最大的。
意大利就此占到了先机。
因为意大利在二战中的损失只有13%左右,是欧洲工业国中损失较少的,所以最先实现了“V型”反转。
源源不断的意大利工业品打进了欧洲市场,-年,意大利GDP年均增长5.6%,-63年为7.9%,-73年为4.9%。
这20年,被认为是意大利的经济奇迹,其工业品世界市场份额几乎翻倍。
即使是在年代的石油危机之后,因为意大利擅长生产经济型小车、大众工业品,其发展依然顺风顺水,号称是欧洲的“小日本”。
菲亚特公司在家族的二代话事人贾尼·阿涅利的领导下,业务从汽车、航空扩张到机械、电讯、保险、金融、报章杂志等各大领域,堪称意大利人从出生到死亡都离不开的超级财阀。
年代,菲亚特车型生产了万辆,甚至被引进到苏联改头换面成为拉达牌轿车。
-90年代,菲亚特的熊猫微型车、帕里奥小车打进南美和东欧市场,成为巴西、阿根廷、波兰的冠军车型,出口收入占了总销售额的60%。
菲亚特之外,也有一批知名的汽车品牌在冒起。
比如阿尔法罗密欧,这是意大利跑车届的元老,创建于年,是一战和二战期间各种汽车大赛的冠军。
年,出身自阿尔法罗密欧的赛车手恩佐·法拉利自主创业,由于其领导的法拉利车队赢得了F1史上最多的总冠军,由此成为了跑车界的新一代传奇。
还有玛莎拉蒂,年首次将赛车发动机配置到轿车上,发明了激情与舒适结合的GT车型,从此引领了高性能舒适跑车的风流。
年,拖拉机制造商兰博基尼的老板因为买了一辆法拉利跑车,却发现离合器的设计有问题,在投诉后被法拉利老板反驳:
“用不着制造农用车的人,告诉我如何制造跑车。”
一怒之下,兰博基尼也跨界进入了跑车市场。
当一个行业,连赛车手、拖拉机老板都在跨界进入的时候,可见其当年是有多么的繁荣。
其它领域,安萨尔多从西门子引进技术,先是成为了西门子燃气轮机的代工厂,后来逐渐壮大成为全球重要的燃气轮机龙头之一。
军工龙头芬梅卡尼卡的狂风战斗机和奥古斯塔直升机卖到了全世界。
食品龙头费列罗将自主研发带到新的境界,左手一款用金箔包装的榛果威化巧克力,低成本卖出高价格,右手一款能吃又能玩的健达奇趣蛋,可谓盲盒界的祖师爷。
当然,还有不可或缺的意大利时尚界。
年代,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华伦天奴首先在罗马举办了第一场时装秀,他美艳妖娆的风格很快就在上流社会引起了瞩目。
乔治·阿玛尼则是在年成立,这位先锋设计师的作品在时尚界造成轰动,年乔治·阿玛尼成为自40年代的迪奥之后,第二个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设计师。
范思哲诞生于年,通过跟美国先锋摄影大师理查德·艾夫登合作拍摄的一系列标新立异的大片而声名大噪。
时尚女王Prada虽然在年就创立了,但几十年来其实都是在破产的边缘徘徊,直到年由第三代话事人缪西娅·普拉达接手,才崛起为时尚圈的顶级品牌。
-80年代,羽绒服品牌Moncler在日本掀起购买热潮,古驰将分店开到香港、东京和佛罗里达的棕榈滩……
但花团锦簇之下,危机却已悄悄滋长。
意大利的关键问题来自两点:
第一,意大利的经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廉价劳动力之上的。
-80年代的奢侈品牌大爆炸,主要是当时意大利纺织业的繁荣,纺织业出口增长的背后则是意大利在欧洲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菲亚特的廉价小车战略、安萨尔多的代工战略能够成功,跟它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同样密切相关。
但到了年代,意大利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渐渐失去,来自亚洲的廉价工厂们开始兴起,抢走了原本属于意大利的市场份额。
诚然,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故乡,是孕育艺术家的沃土,部分企业可以向奢侈品行业升级;
但技术工业呢,就没那么幸运了。
技术升级是需要优质教育体系做支撑的,这就涉及第二个问题了。
第二,意大利的教育基础和投资,长期滞后。
首先是基础教育层面,意大利远远落后于德国和法国。
你能想象吗,在年代,意大利还有27%,约万人口属于半文盲。
而在高等教育层面,意大利跟德法的差距就更大了。
以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为例,法国有4所,德国和瑞士都有3所,连荷兰和丹麦这种小国都有2所,意大利却一所都没有。
没有优质教育的普及,又如何向尖端科技产业升级呢?
根本就是无源之水嘛……
因此,向上打不过德国、法国的高端制造业,下面又被韩国、中国的廉价工业品蚕食,意大利的危机便一日日的深重起来。
以前有一种说法是,意大利是中小企业王国,10个人以下的微小企业占了经济生态中95%的比例。
认为这反映了意大利经济的活力。
但其实,恰恰相反,这正是意大利经济落后的表现。
微小企业之所以一直长不大,问题就在于它们缺乏大规模研发的能力。
现代工业基本上都是追求规模效应的,没有规模做支撑,又如何去摊销那高额的研发创新投入呢?
别看意大利跑车界涌现出了那么多名牌,其实当时的技术含量真不高,很多零件、模板都是可以通用的,就跟中国的山寨机生态差不多。
法拉利的那些早期跑车全都是外包设计的,否则也不至于一个赛车手就能打造出一个品牌来。
所以当意大利规模最大的工业龙头,菲亚特都只能徘徊在廉价小车领域,并且拉美和东欧市场日渐被韩国车入侵的时候,意大利的日子就难过了。
年欧共体的关税被取消,年欧元区建立,意大利的国内市场也失守,成了德法工业品的倾销地。
意大利经济从此全面沦陷,出现了一波工厂倒闭潮,失业率大幅拉升。
怎么办呢?
能怎么办,意大利政客们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通过福利制度来将失业者们养起来,延缓社会矛盾的激化。
但福利制度是需要巨额财富来支撑的啊,所以政客们又想出了加税和借贷的馊主意。
结果就是:企业经营的更加困难,和政府债务的滚雪球般壮大。
产业衰败,下岗失业,福利养起来,加税和借贷;
产业更衰败,更多的失业,更多的福利,税加不动了,那就来更多的借贷……
恶性循环之下,年意大利的公共债务占GDP比例达到惊人的.8%,欧猪四国名副其实。
意大利的核心资产们,也一个个的倒下,被外资所收购。
年,兰博基尼被德国大众收购;
年,古驰被法国开云集团收购;
年,宝格丽被法国LVMH收购;
年,安萨尔多燃气轮机业务被上海电气收购;
年,倍耐力轮胎被中国化工集团收购;
……
意大利虽然陷入了危机,但乌云中也是有阳光的。
下面,君临重点跟大家分享意大利三个投资高手的故事。
第一个要讲的是菲亚特。
在20世纪下半叶叱咤风云的日子里,菲亚特先后收购了法拉利、玛莎拉蒂、阿尔法罗密欧,基本上一统了意大利的汽车界。
但它背后的阿涅利家族也心存焦虑:廉价车优势渐失,意大利腹地有限,未来何去何从?
汽车业,终归是个拼规模的行业,只要你进入了这个行业,就像进入了一场永远不停歇的淘汰赛。
只要规模比别人小,你就得面临着高成本、低毛利率,最终亏损的压力。
这种压力按照行业排名,一层层往下压。
因此,你的规模只有进到世界前两、三位,才能享有较高的利润率,才是安全的。
余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都将被末位淘汰。
非常残酷。
阿涅利家族很清楚的知道菲亚特的弱势处境,也知道靠自主研发实现销量增长的可能性,已经很低。
唯一的出路就是投资并购。
准备好现金储备,等待几年一次的周期性下行,低位抄底+耐心持有,这是小散逆袭的最佳增长策略。
事实证明,阿涅利家族是个优秀的价值投资者。
我们重点看看最近20年的两次大手笔。
第一次是年,当世界经济危机蔓延,美国的克莱斯勒陷入破产危机的关键时候,菲亚特忽然出手,将它收购了。
这一波抄底,时机把握堪称精准。
当时的克莱斯勒,经过戴姆勒奔驰的收购又甩卖,一番折腾后资产大幅贬值,负债超过了亿美元,破产清算已是唯一的出路。
菲亚特想买下来,又不想背负这巨债,于是一直在耐心等待。
年4月30日,克莱斯勒进入了破产保护程序,根据美国的破产保护法,如果在45天的执行期内(即6月15日前)未能达成资产处置方案,那么就将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菲亚特一直等到了最后时刻才宣布介入,并在6月10日跟债权人达成了出售方案,这无疑是菲亚特能争取到的最低价格了。
收购完成后,菲亚特从世界第十大汽车公司跃升为第六大,规模上了一个台阶。
当时这笔收购,很多投资者都不看好:
首先,克莱斯勒是个晦气的公司,戴姆勒奔驰在之前花了十年时间都没整明白,菲亚特就能行?
其次,菲亚特和克莱斯勒,两个汽车世界的弱者,1+1真的能大于2吗?
但事实胜于雄辩,菲亚特赌赢了。
-年,一场欧债危机突然来袭,菲亚特的本土沦陷,欧洲业务出现巨亏,差点没扛过去……
当然,他扛过去了,主要原因是它的美国业务,也就是子公司克莱斯勒得益于美国经济复苏,为它贡献了十几亿美元的净利润!
破产价抄底+V型反转的大回报,问你服不服?
另一次出手是年,全球汽车销量再次进入低谷,美国销量下跌1.3%,中国销量下跌8.2%,日本销量下跌1.5%,英国销量下跌2.4%……
阿涅利家族去各大车企询问了一番,销量靠前的几个都不鸟他。
最终,同样危机四伏,规模排名靠后的标致雪铁龙,接过了他的橄榄枝。
年12月,PSA(标致雪铁龙)与FCA(菲亚特克莱斯勒)签署了联合协议,约定双方以50:50的股比成立新集团Stellantis。
新公司将控制13个品牌,包括PSA集团的雪铁龙,DS,欧宝,标致和Vauxhall,以及FCA的阿尔法·罗密欧,克莱斯勒,道奇,菲亚特,JEEP,蓝旗亚,玛莎拉蒂和Ram。
年销量高达万辆,成为仅次于大众、丰田、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全球第四大汽车企业。
在最重要的欧洲市场上,PSA的16%+FCA的7%,合计市场占有率将达到23%,完全追平大众集团(23%),拥有了和老大一掰手腕的实力。
在新公司的持股上,阿涅利家族持股14.4%,标致家族持股7.2%,分列第一、第二大股东。
就这样,通过20年间的两笔操作,让阿涅利家族旗下的菲亚特实现了从世界第十到第四的规模壮大,避免了淘汰出局的危险。
而阿涅利家族旗下,除了现在的Stellantis,还有跑车公司法拉利,知名物业顾问公司高纬环球,农业设备公司凯斯纽荷兰,足球俱乐部尤文图斯等核心资产。
如果未来能持续这20年的投资纪录,阿涅利家族的百年荣耀,还能维持很久。
接下来,第二个要讲的,是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
他最知名的身份,是四度担任意大利总理(、、、),也是二战后意大利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理。
这个政坛不死鸟,有什么显赫的政绩吗?
没有。
政治对于他而言,更多似乎只是成为意大利首富之后,进一步满足他权力欲望的游乐场。
我们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