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家,为何没有像欧洲一样组成亚盟
谈起欧盟,我们并不陌生,从上个世纪末欧洲煤钢共同体等组织日趋完备,欧洲一体化大势所趋,“欧盟”也应运而生,并一跃成为可以和美苏抗衡的第三大国际力量,在国际社会拥有了更高的地位和话语权,成为了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区域性的组织。
欧盟的建立和壮大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思,这其中就包括我们亚洲人,有人或许会想欧盟的成功可以复制吗?为何亚洲很难有这样的组织呢?
01迥异的历史文化沿革
众所周知,公元年法兰克王国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凡尔登条约》,约定长子罗退尔继承皇帝称号,并分得莱茵河和罗纳河沿岸地区以及意大利;秃头查理则分得莱茵河以西地区,称为西法兰克王国;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莱茵河以东地区,称东法兰克王国。
后又经过年《墨尔森条约》的修正使得三国成为近现代法兰西王国、意大利王国和德意志第一帝国三个国家的雏形。
而法国、意大利和德国亦是现今欧盟的元老发起国,法德和解是欧盟建立的关键一步,两国素有欧洲发动机之称,由此可见从历史根源来说欧洲国家的前身大多来自于罗马帝国。
虽然当时他们的祖先为了争夺领土都发生过战争,但是终究还是属于同本同源的,欧洲主要国家共享着相似亦或相同的历史。
这一点也表现在很多的方面,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语言和宗教。
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等欧洲罗曼语系的语种中词汇以及句式的相似度甚至可以达到50/,母语是其中任何一个语种的欧洲人,掌握其他几个语种的速度明显快于其他不同母语背景的语言学习者。
举一个例子不同语中的“我爱你”,葡萄牙:Euteamo西班牙:Teamo意大利:Tiamo,同样是宾语在前,主语在后变位的句式;如果单看词汇的话,哪怕是没有学过欧洲语种的人也能一眼看出其中的相似。
其次就是宗教,基督教在欧洲拥有广泛的受众,自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此后在中世纪基督教进一步的发展壮大,甚至可以操纵各王国的朝政,大多数欧洲国家受到教皇的控制,“卡诺莎觐见”更是教皇权力达到顶峰的标志。
而渗透到百姓日常中,对于绝大多数欧洲人来说,宗教占了生活的很大一部分,从出生到死亡,各种仪式无不为宗教所管。
如上所述,共同的历史文化沿革给了欧洲人更多的认同感,在欧盟形成的过程中“软阻力”也就更少,反观亚洲国家,虽处于统一大陆但是其中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纵观亚洲发展史,以中国为绝对中心的东亚史、和游牧民族史穿插着伊斯兰宗教传播史,因为历史上多次殖民而变得混乱复杂的印度史,以韩国人和日本人的历史观为例就可看到就算是东亚地区的国家间也从未共享过同一个历史。而大和民族的战争侵略史也使得东亚各民族心中产生几丝阴霾。
中华文明和曾经入侵东南亚的伊斯兰文明最为强势又缺少共同点,印度文明复杂混乱又夹杂了大量的殖民地文化。
本来中华文明的巨大影响力是个难得的加分点,但由于中国前多年受到巨大的冲击使得当时的中华文化处于弱势地位,虽说随着中国实力的提升,中华文化圈有重振的可能,但日韩发明的所谓“变种文化”、“东洋文化”,都说明亚洲文明圈重建道路还很漫长。
02多样的地理形态
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指的是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对社会变化起决定作用,是决定社会变化的根本因素。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比较欧洲和亚洲古往今来的各种事件。
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的面积约占欧洲总面积的2/3,其中主要有东欧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以及中欧平原;其次,欧洲整体地势起伏小,平均海拔在米左右,所以欧洲也是全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洲。
这一地理特点可以反映了它们城市的特点,那就是占据地域小并且十分集中,从古希腊到近现代,从城邦到欧盟都能看到“小国寡民”的痕迹。
国与国之间距离很近,交流便利,频繁的交流使各个国家之间都有充分的了解,容易建立互利互信的关系,因此中世纪类似于“汉萨同盟”这样的带有商业以及部分政治成分的组织在西欧发展势头迅猛。
反观亚洲国家,差异性当属首要特征,亚洲地势总体高、地表起伏大,其中中间高、周围低,平均海拔在米上下,比欧洲高了米左右,算得上是除南极大陆外最高的大洲了。
从地缘环境造成的交流障碍来看,喜马拉雅山隔绝了东亚和中亚,俄罗斯历史上又常以欧洲国家自居,而中国与印度的地缘距离与跟某些其他大洲的国家也差不了多少。
中国是亚洲的超级大国、之下印、日、(统一后的)韩跟其他国家比又可算得上名号,建立联盟必以此三或四国为主导力量。从历史和当代国际关系现状来看,主要国家间缺乏信任,中日、中印、日韩都存在冲突的潜在可能性,其中朝鲜半岛、南海更是随时可能成为亚洲主要国家对峙的火药桶。
03差异化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状况
政治和经济在相当长一段事件是评判不同国家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之后,资本主义如雨后春竹迅速在欧洲蔓延开来,欧洲各国大多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但建立这一制度稳固的过程中也是历经波折,这就要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和美国作为两大巨头制霸全球,东欧诸国在苏联的强势影响下,相继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但好景不长,随着20世纪末苏联解体,东欧也产生了巨变,“布拉格之春”等改革也没能挽救社会主义大厦将倾的颓势,资本主义制度卷土重来,重新在欧洲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力。这一态势延续至今,资本主义制度仍然在欧洲占据主要地位。
而亚洲政治体制可谓各不相同,简直可以用百花齐放来形容。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说说:
实行资本主义下的君主立宪制的亚洲国家主要有日本、文莱、不丹、柬埔寨、泰国等;
实行社会主义的亚洲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以及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但就同一制度,每个国家对其理解都是有所差异的,就拿朝鲜和中国来说,朝鲜是一个比较封闭保守的社会主义国家,而现今的中国则在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到里,从本质来讲就是汲取资本主义的优点发展和促进社会主义中国。
说完了政治,我们再来谈谈经济问题。
要讨论当今欧盟的经济,不能绕开的话题便是二战以后美国资助欧洲各国的“马歇尔计划”,当时为了防止苏联势力渗透欧洲,美国决定对欧洲特别是西欧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援助,试图达到控制西欧的目的。
所以欧洲诸国长期以相似的模式在美国羽翼下共同发展,其经济发展模式和状况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相似性。
反观亚洲的经济发展现状,算是严重不均,差异为各洲之最。
日本本着“脱亚入欧”的理想在亚洲国家中率先实现现代化并进入到发达国家行列,其后“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中国和韩国等国家也是紧追不舍,在国力和综合实力方面取得巨大进展,而以“神的国度”——印度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则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落于下风,这使得亚洲经济至少存在三个圈,西亚圈,南亚圈和东亚东南亚圈。
这种巨大的差异决定了亚洲诸国即便可以建立联盟,也只能以主导+附属的方式建立,不可避免地存在分歧。
04不同的民族构成
说到民族问题,欧洲和亚洲都具有很多代表性的大事件。
从历史上看,欧洲先于其他国家出现了领土主权国家,而后领土主权国家又逐渐转变为民族国家。
从更深层次的种族建构来看,欧洲各国在近代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纷纷形成了民族主义国家,但各国基本上都是日耳曼人种(混杂一些罗马血统等),总体来说是比较相近的。
而亚洲等国家之间的差异却也是不言而喻的,中亚、中华、蒙古以及东南亚等种族之间相差很大,无论是语系还是人种都有所不同,即便其中几个国家内部人种之间也是天差地别,这其中有着很深刻的历史缘由。
举一个家喻户晓的印度种姓制度便能够解释这一现象,古代印度土著人达利安人被雅利安人征服之后,征服者雅利安人为了维持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势,也为了让被征服者听从命令不敢再造反,征服者把印度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不同种姓之间严禁通婚,雅利安人原属于高加索人种(白色人种),肤色属于偏白属于高种姓,当地土著肤色偏棕属于低种姓,因此随着一代一代繁衍,哪怕是在同一个国家,人种之间的差异也很明显,通过肤色即可辨认。
而另外一方面连人种较近的种族之间互相都难以认同,比如汉族、朝鲜族、大和民族等等,虽然同属一个文化圈,但是历史遗留问题以及近些年竞相申遗等事件使得东亚诸民族难免心存芥蒂。
从上述的原因来看,亚洲更像个地理概念、而不是文化概念、政治概念、经济概念,因此在诸多方面上难以达成一致。
对于亚洲各国而言,他们分散的利益大于整体联合的利益,所以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就不足为奇了。
亚洲各国各方面都比较缺乏相似的价值体系,即便不算距离中心圈遥远的西亚,亚洲联盟的构建也是遥不可及的。
从外部角度来说,在欧盟问题上,美国吃了亏(眼睁睁看着欧盟崛起,挤占了自己的地盘),吃一堑长一智,假设现今的亚洲想要进行一体化,那必然面临着很大外部的压力,美国绝对不可能放任另一个危害自己利益的联盟崛起。
但其实,亚洲国家之间并非没有联盟,在东南亚有东南亚联盟,简称“东盟”。
年8月8日东盟成立于泰国曼谷,现有10个成员国主要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等。
中国不是成员国,但却也参与了东盟的很多活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叫10+1,另外,中国、韩国、日本也参加了活动,叫10+3。旨在加速盟内区内及利益所涉方经济发展,活动频繁,中国与东盟还建立了自由贸易合作区,物流零关税。
当然东盟和利益所涉方还达不到像欧盟那样经济上联系如此密切,共同使用同一个货币——欧元的地步,不过现在看来,用欧元问题也不少。
但是客观来说,如今已经建立的东南亚联盟仅仅是个松散的互信体系,在国际重大问题上,甚至连共同发声都难以做到,从这一点就可见东盟的国际地位还是无法同欧盟相比,其他方面就更不用提了。
所以说关于亚洲联合,最可行的方案是解决了东南亚海域的一些敏感问题之后,再去构建中国主导的东亚-东南亚联盟体系,但这种联盟应非常类似已经现有的上海经济合作组织,这种模式显然与欧盟的本质截然不同。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亚洲国家也在积极探索互利共赢的合作之路,不过由于各方面(如上所述)的原因没有办法达到欧洲各国之间合作十分紧密的状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