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亚洲杯失利到底是谁的问题球员
年7月20日中国男篮亚洲杯中国队不敌“专属经验宝宝”最终无缘四强——黎巴嫩(面对黎巴嫩11战从未一败)。许多球迷朋友怪黎巴嫩太强。怪中国球员因为疫情原因没有训练。怪中国球员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都在帮中国男篮在亚洲杯的失利找原因。
所以这篇文章就帮中国男篮在亚洲杯的失利找以下原因。不过不是从什么伤病,疫情,训练,准备是否充分以及对手强弱方面找原因,因为这都是外因,不起什么作用,凡是参赛的队伍都会有这种类似的外因。并且不起什么决定因素(就单拿疫情这个问题来说,凡是参赛队伍都会面临这种问题,至于为什么只有中国队员得了新冠疫情,别的国家没有,主要原因是不是自身的防护不到位,还是自身原因)。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就先从最重要的角度——球员(场上表现的关键)来开始分析失利到底是谁的问题。
ps:由于没有对方球队场均的数据无法获得(因为场均数据才是表现一个球员真正实力的秤砣,一场比赛的数据代表不了什么,)。只能退而求其次,拿历届亚洲杯夺冠阵容()和当今阵容()来进行分析。与此同时为了避免数据的不准确性选用了当年入选亚洲杯的那个赛季的球员数据来进行比较(毕竟可以参加代表国家参加比赛,至少说明这个球员正值巅峰,并且在同类球员中属于前列。)比如周琦有两次参加了亚洲杯,所以周琦就有两个数据,一个是年场均,一个是年场均。)
年中国男篮亚洲杯中国阵容(主教练:宫鲁鸣)——取得冠军。易建联、周鹏、李慕豪、翟晓川、丁彦雨航、赵泰隆、郭艾伦、刘炜、赵继伟、李根、王哲林、周琦
年中国男篮亚洲杯中国阵容(主教练:杜锋)———第五名。郭艾伦、于德豪、曾令旭、刘晓宇、吴前、李根、顾全、周鹏、任骏飞、胡金秋、韩德君、李慕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首次参赛)
年中国男篮亚洲杯中国阵容(主教练:杜锋)——八强。赵睿、徐杰、胡明轩、孙铭徽、姜伟泽、周琦、王哲林、范子铭、翟晓川、顾全、贺希宁、付豪。(澳大利亚选择不参赛)
ps:1,2,3号位选用得分+投篮命中率+三分命中率(其中1号位再加助攻)4,5号位选用得分+前板+后板+盖帽。
内线:年阵容
易建联——中锋:26.7+2.4+6.8+1.3
周鹏——前锋:15.4+0.8+2.5+0.4
李慕豪——中锋:10.4+2.2+2.7+1.5
周琦——中锋:16.6+9.6+3.5
年阵容
范子铭(中锋和大中峰);14.0+2.7+5+0.6
顾全(前锋):13.7+0.8+3.0+0.1
付豪(中锋):17.0+1.0+7.0+0
周琦(中峰):20.7+11.7+2.3。(年cba数据)
内线阵容对比,各自的内线阵容里面都有一个内线大核,年的易建联年的周琦。并且各自都配备蓝领中锋。
结论:内线阵容差距不大,并且相较之下,年的个别球员的传统中锋属性稍高。
外线:年阵容
丁彦雨航——小前锋:9.7+48%+26%
李根(小前锋):16.6+59.1%+44.4%郭艾伦(控球后卫):19.1+52.5%+39%(10+3)+6.2个助攻
刘炜(后卫);11.7+50.26%+39.58%+4.1个助攻
赵继伟(后卫):4.7+36%+40%+5.2个助攻
年阵容
赵睿(后卫)13.8+47%+33.3%+6.8个助攻
徐杰(控球后卫)12.1+44.5%+37.9%+4.9
胡明轩(后卫)13.0+44.4%+33.6%+4.6
孙铭徽(后卫)13.0+50%+33%+7.0姜伟泽(后卫)16.8+42.6%+44.1%+3.0
外线阵容对比:年阵容比年阵容丰富的多。相对应的战术安排也就更加丰富。并且年阵容中球员的投篮命中率和回合转换为进攻的效率普遍高于年阵容。年队内有多个位置可以充当兼具得分的持球大核,比如郭艾伦,但是年阵容要么是纯得分手,或者是纯助攻手(这样容易被对方单一掐死)。
结论:年外线火力严重不足,效率值低并且球员属性过于重叠导致战术没有合理的安排,并且没有一个外线大核同时兼有传球和得分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