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秋日丰收图
秋日的南阳到处都是和谐丰收的画面。漫步南阳大地,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黄澄澄的玉米堆满院子,通红的辣椒挂满枝头,刚薅回来的花生还带着泥土的清香。方城的黄金梨、西峡的猕猴桃刚从树上摘下来就被抢购一空。
秋色斑斓瓜果香,产业兴旺乡村美。南阳市坚持“发挥优势、培育特色”,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重点培育了花、果、药、菌、茶“五特经济”。今年上半年,该市花卉种植面积保持在56万亩,水果种植面积达到59.68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万亩左右,新接种香菇4.2亿袋,蔬菜及食用菌产量.9万吨。
“俺家的粉条是纯手工制作,蛋白质丰富,淀粉含量高,关键是不含任何添加剂,好吃又健康。”近日,南阳市卧龙区潦河镇的李付强通过网络销售自家的粉条。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南阳市农业电子商务交易额.6亿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农产品销售额95.7亿元,同比增长29.7%。南阳特色农产品插上网络的翅膀,飞入千家万户,也为本地群众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西峡山水之间见小康“别的地方都是姑娘要往城里嫁,我们这儿城里姑娘来了都不想走。”10月4日,记者来到西峡县太平镇东坪村,村庄中错落分布的民居白墙黛瓦,在青山和云雾的掩映下,如梦如幻。村民尹小可骄傲地说道:“你看我们这里咋样?是不是来了不想走?”
尹小可是东坪村最早开办农家乐的村民之一,最初只有自家的六间瓦房当客房,一年顶多能挣两三千元。在村集体的扶持和引导下,年,尹小可盖起一座有19间客房的农家宾馆,如今一年能收入30多万元。尹小可告诉记者:“我这里以农家菜为主,馒头是自己蒸的,比较干净卫生,来的大都是回头客,有些客人一住就能住上三四个月。”
为什么来了东坪不想走?除了有背靠老界岭的天然区位优势外,生态宜居是东坪村另一张闪亮的名片。
“你看我家门前这柏油路,路下边铺设的雨污分流管道,还有庭院的改造、绿化,都是村里统一规划的。我们群众能发家致富,离不开优质的生活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尹小可说。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东坪村坚持退耕还林、绿化造林,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开展“五水共治”“厕所革命”等工作,完善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品质;围绕森林特色小镇培育建设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栽植各类绿化苗木和花卉,打造“三步一景、五步成影、十步入画”的“一河两岸”乡村旅游景观长廊。
现如今,东坪村美景如画、生态宜居。全村户村民,经营农家乐的占一半,年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年人均收入4万多元。
景美、人富、精气足,这样的美丽乡村,去了真的不想走……
桐柏“红色文化”绽光彩10月4日,夜幕渐渐降临。在桐柏县新集乡磨沟村,灯光初上,水幕电影启动,游客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度过惬意的夜晚,品红色文化、尝农家美食、购生态农产品……大山深处的磨沟村被映衬得更加繁荣美丽。
小山村夜间出现如此高人气,是因为村里最近新开发了水上乐园、“北极光”灯光秀、水幕电影等夜晚农游项目。据统计,自夜晚农游项目启动以来,日均接待游客多人次、带动经济收入3万余元,在聚人气、激活夜经济的同时,推动了本地旅游经济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新集乡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以磨沟村为示范点,坚持“红色为魂、绿色为基、生态优先、点面结合”的发展原则,建成了全国首家村级长征红色文化展览馆——红军长征转战南阳展览馆,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坚持文旅融合、“红绿”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新集乡在磨沟村建成全县首家村级党史馆,进一步丰富红色文化内涵,先后接待全国各地前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体验红色文化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余场次余人次,以及个人游客5万余人。
在红色文化引领下,新集乡乡村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逐渐成为现实,磨沟村在乡村旅游发展新路上不断绽放新光彩。
邓州三产融合乡村美赏田园风光、忆乡风乡愁、观高效农业、品绿色美味……一幅农业农村现代化图景正在邓十线乡村画廊徐徐铺展开来。
“走,郊游去!”10月3日,陈芳华带着家人来到位于邓州市的盛达智慧农业示范园,“沿邓十线乡村画廊观光旅游,到了园区可以采摘各种水果,体验农趣,还可以带孩子做做亲子游戏。”
“平时游客每天六七百人,高峰期一天能有人。”盛达智慧农业示范园经理胡建立告诉记者,整个园区占地面积0亩,集乡村振兴文化教育培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立体高效农业生产、休闲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在一起,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收。
一系列先进科学技术正帮助农民实现着从“望天收”到种“智慧地”的转变。群众更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家住邓州市张村镇赵楼村的朱文华在园区里做保洁工作,每年有3万多元收入。家里土地流转给园区,丈夫和儿子在北京打工,她在园区里务工的同时,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
盛达智慧农业示范园是邓州市三产融合发展试验区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年7月,该园成功入围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
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该市三产融合发展试验区充分利用土地、水利、自然环境等资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形成叠加效应。
“我们把更多资源向‘三农’投入,让更多要素向乡村集聚,以科技现代化助推邓州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夯实基础。”邓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召特色民宿助振兴10月3日,秋高气爽,南召县五朵山九龙湖畔一字排开的民宿,个个造型独特、颜色各异,美不胜收。
走进屋内,看到宽敞舒适的大床、时尚的家具,一身的疲惫瞬间烟消云散。静静坐下来,沏一杯咖啡,凭窗远眺,是满山葱茏和峰尖云朵,近处则是碧波荡漾,鱼翔浅底。
“如诗如画的环境、有个性的房间,一家人都特别喜欢,一点都不输星级宾馆。”一位慕名而来的游客表示,住民宿,图的就是清净与舒适。
近年来,五朵山依据自己的品牌和特色优势,打造文旅全产业链,致力于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南阳市五朵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亚洲介绍,为早日实现创建目标,公司一方面加大对现有五朵山景区及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另一方面,以民宿建设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高景区品质。目前,景区共投资万元建成聚云谷野奢帐篷、云上伴山民宿、九龙湖蓼花汀精品民宿45套,下一步计划投资1万元建设29套九龙湖半岛民宿。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五朵山景区依托文旅产业带动功能,以“公司+支部+合作社”为路径,实现景区、集体经济、村民三方共赢。目前,五朵山景区涉及的8个行政村都已经行动起来,流转民宿用地多亩。第一批座民宿已经建成62座,第二批座民宿已经列入规划。
王亚洲说,发展民宿经济、促进乡村振兴,带动的就是村民,让他们变成集房东、股东、产业工人于一体的新型农民,真正享受到乡村振兴的政策红利。
卧龙区艾草飘香致富路在南阳,乡野山丘之间随处可以闻到野艾草散发的悠悠香味,让人心旷神怡;而在南阳市卧龙区七里园乡达士营村,这些艾草则被加工生产成艾制品,而后走进千家万户。
10月4日,走进位于独山脚下的达士营村,村里大大小小坐落着几十家艾草种植、加工企业,其中年产值突破千万元的企业就有7家,仅艾草产业一项,全村年产值便突破2亿元,为多名农民提供了工作岗位,彰显了“小艾草”的独特魅力。
药益宝公司董事长查洪付是达士营村人。他和妻子李红文发现南方人湿气重,喜欢做艾灸,但用的都是南阳的艾,他们便回乡创业,创办了药益宝公司。医圣故里、天然药库的底蕴,区、乡脱贫攻坚的好政策扶持,产学研扶持艾产业的良好氛围,推动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不仅自己富起来了,还带动乡亲们一同致了富。”查洪付说。
在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低着头熟练地进行艾条(柱)的包装。“我们是计件工资,手头快勤快点就能多挣一些。现在我和丈夫都在厂里干活儿,我俩人每月有1万多元的收入。”43岁的村民王洪丽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小小的艾草,承载着幸福健康的希望,也成为达士营村群众的致富草。如今,艾草产业已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到此选购艾草产品的客商一拨儿接一拨儿。
来源:河南日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