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转变消极的社会心态,营造良好心理环境

北京好皮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210612/9057218.html

引言

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得科学技术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日益突显。为了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加快经济和工业的发展,职业教育在19世纪开始出现并蓬勃发展起来,并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强人助推力。例如,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德国从落后于英法到后来与之并驾齐驱;二战后,社会经济受到巨创的德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恢复,究其原因,职业教育发达是其成功的主要因素。

二战后的日本这样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之能够迅速崛起,成为亚洲经济第一、世界经济第二的原因很多(文化、经济、政治等等)。如今,全世界的政府都在致力于改革与推进职业教育,秉持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并坚信专业技术能加速生产力发展并在全球经济中维持本国的竞争力。

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状况:我国的高职教育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起步明显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但是国家非常重视发展高职教育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和法律法规来构建高职教育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明确“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出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这是高等职业教育首次出现在我国的教育法中,明确了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

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更加清晰。上世纪末,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的推进,迫切需要更多的人来接受高等教育,需要加速推进教育民主化进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进入了大踏步发展的时期,招生人数连年增长。

年,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通过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立,对优秀高职院校的建立和声望的提高非常有利川。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关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教育部先后发布《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

党的十六大会议上提出了提出三个层次的人才的培养概念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人:十八大上强调要坚决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人才强国。中国为增强综合国力,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方向,以政府领导为推进力,以法律法规为制度保障、以赋予高职院校更多的办学权力来激发办学的能动性,这都为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为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在世界职业教育的强大趋势推动下和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扶持下,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的刺激下,通过改革、吸收和引进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理论以及借鉴实践经验等手段来建设中国的高职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因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政策和职业教育机制,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教学质量等不断提高,涌现了一批社会声誉好、教学质量高的知名院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发展成果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我国的高职教育规模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创造了高职教育大发展的“世界奇迹”。年教育部批准的高校名单(截止到年6月21日)一组统计数据:全国共有高校所(不包括一校两地办学的),其中:大学所,学院所(其中院校名称为:地名+学院的有95所,大多为近几年高职专或中专升格而来),高职专院校所,本科毕业生人数3073,专科人数。高职教育从院校和学生数量上看已经能和普通本科教育分庭抗争。

高职教育发展中的问题:面对如此良好的发展契机和骄人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高职教育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少的挑战。《-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党中央提出了高技能人才的概念,而这正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工业化发展,第三产业与知识含量高的制造业的职位需求人数上升强劲,将会带动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年劳动力市场中,在技术等级或技术职务。上具有优势的劳动者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且需求量呈增大趋势。麦肯锡公司年报告指出,年,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的数量接近1.2亿,其中较高层次者约万,不足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和先进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到年,就业市场对高水平的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达1.4亿,如果不能及时对此需求做出积极应对,将会出现巨大的人才缺口,反之则能显著提高国民生产总值。

目前中国的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都与全面发展的要求不相匹配。就此问题全社会都应该寻求应对之道,中国新闻媒体也一直在大声疾呼:“中国制造谁来造”。要实现出“世界加工中心”向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制造中心”转化,不仅需要大量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人员,更需要人才培养承担单位的长足进步,培养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人才。

根据市场供需理论,劳动力市场高技能人才供小于需必然能够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并促进其发展,但是现实中,从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上来看,高职教育并未与普通大学教育平起平坐,高等教育的两极格局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其自身也存在生存问题。过去十几年,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人数的增长相当于先进国家几十年的成果,可谓世人瞩目。

伴随着高校轰轰烈烈地扩招,却有这样一种现象:普通本科院校门庭若市,高职院校却少有人问津,即使是分数较低的考生也不愿选择高职院校,更不用说高素质的考生。年山东高考录取率达87%,高于往年。但是,许多高职院校难以完成招生名额。事实上,这是一个全国普遍存在现象。中国教育在线对高校倒闭针所做调查,有78%的人认为会出现高校倒闭,45%的人认为高职高专院校会倒闭。

以上种种问题从表面上看可以归结于职业教育体制与机制方面的问题。但如果我们切换角度,从社会心理的视角透过表象深入分析时就会发现,真正阻碍我国高职教育良性发展的障碍之一就是社会大众对于高职教育的冷淡心态。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AlexInkless)曾说过“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作为现代化最显著标志的科学技术,移植先进国家卓有成效的工业管理方法、政府机构形式、教育制度以至全部课程内容。

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心理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大众对高职教育态度冷淡,存在消极的社会心态,心理和思想上尚未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化,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建立缺乏与之相匹配的现代社会心理基础,如果要建立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必须先实现人的现代化,转变社会大众的心理和思想。诚然,社会大众对高职教育的消极心理与我国历来对职业教育的鄙视有关,虽然社会心理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但社会生活的各种因素的变化都会促使其变化。

结语

问题在于,究竟应当如何转变社会大众的社会心态,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造良好的现代心理基础?如上所述,我国高职教育尽管具备了发展的良好机遇和外部制度保障,但在发展过程中又遭遇了社会心理阻力,面对着来自于社会心理的发展阻力,应当深度描述并合理解读大众的社会心态、心态的根源,积极转变消极的社会心态,营造保障高职教育良好发展的心理环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28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