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见成长,以技博弈绽芳华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nb.ifeng.com/a/20180427/6536099_0.shtml

年4月27日,景德镇市高中音乐教学技能大赛在景德镇市浮梁一中如期举行。由于疫情影响,本次比赛以"说课"的形式进行,全程由景德镇市音乐教研员冯晓敏组织开展。全市各区共选送八位高中音乐专任教师参赛,由景德镇市音乐教研中心组成员担任此次评审和统分工作。

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根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所有的评委和工作人员在赛前半小时到达浮梁一中召开了赛前会议,统一了评分标准和细则,并细化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同时,对评委、统分人员和计时人员提出了工作要求,以确保比赛顺利实施与开展。比赛开始之前,由选手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在这次技能大赛中,参赛的八位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准备,结合自身特点,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精心设计,最终完美呈现。每位教师教具准备充足,课件制作精美。

第一堂课是来自昌江一中的孙杜娟带来的《给你一点颜色》。在她设计课程中,孙老师用电子鼓伴奏,示范演唱歌曲,让我们感受到她深厚的歌唱功底,也让我们感受到华阴老腔中“吼唱”的魅力。

第二堂课来自乐平三中的邓倩雯老师带来的《学堂乐歌》。她以一首《送别》为契机,把我们带入了学堂乐歌的世界,了解了学堂乐歌的起源和创作特点,最后还设计编创学堂乐歌,很好地诠释了“学以致用”。

第三堂课是来自乐平四中的王玉老师带来耳熟能详的《我和我的祖国》。王老师以疫情期间的感动瞬间为切入点,创造情境,让每个人感受到“生于华夏,何其有幸”,激发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带着感情去演唱歌曲。在此基础上,在副歌部分加入合唱学习,在演唱中渗透音乐知识。

第四堂课是来自景德镇一中的韩思憧老师带来的是《捷克的原野和森林》。韩老师弹奏了一曲熟知的《沃尔塔瓦河》为引,带领大家走进原野与森林。之后她又从旋律、力度、节奏和音色对比聆听主题一和主题二,感受音乐要素和配器对音乐产生的效果,而主题三的设计是让学生来跳一跳,感受波尔卡的舞曲节奏特征,在实践中感知音乐。

第五堂课是来自景德镇市第十六中学的程培泉老师带来的《亚洲与非洲音乐》。他设计的音乐课由学生都感兴趣的流行歌曲导入课堂,再分享聆听音乐片段,分辨乐器音色,导入印度民间音乐《欢迎》。在分析印度音乐的音乐特征后,再对比聆听《鼓舞》,深入剖析亚洲音乐和非洲音乐的音乐元素,最后拓展演唱非洲加纳民歌和印度流行歌曲,升华理解。

第六堂课是来自乐平一中的张静老师带来的《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张老师在课堂初始示范演唱京剧《梨花颂》,讨论音乐风格。再看图导入《轻骑兵序曲》,分段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对作品的作用。

第七堂课是来自景德镇市第三中学石蕾老师带来的《回忆》。《回忆》选自音乐剧《猫》,石老师通过介绍《猫》的剧情,示范演唱歌曲,引导分段感受音乐情绪,并学唱歌曲。

第八堂课是来自浮梁一中的陈思老师带来的《巴赫》。陈老师以一首《小步舞曲》,带领大家了解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区别,再分段鉴赏《勃兰登堡协奏曲》,从节奏到旋律,由简到难,熟悉音乐主旋律。

比赛全程,五位评委和参赛选手认真倾听。五位评委更是全神贯注,留意每一个细节,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做好记录,给出合适的分数。而参赛选手观摩学习,仔细倾听,认真思考。在比赛结束后,景德镇市音乐教研员冯晓敏老师从说课流程、课堂设计、教师个人素养和对教材的把握等几个方面对八节音乐课进行点评。之后又针对每堂课的亮点与不足都进行细致点评,让选手收获的不仅是成绩,更是成长。最后,市教研员冯老师当场公布了八位选手的成绩,并对八位选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比赛课题,不断磨课,形成精品课。我们相信,经过了这一过程,八位音乐教师的教学技能会更上一层楼,景德镇市高中音乐教育也会向前迈进一大步!请欣赏本次技能大赛精彩瞬间!!

撰稿:方银梅图片:刘俊松刘卓婷王亚华编辑:方银梅王丽芳汪银燕审核:冯晓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0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