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何能被称为千古一帝细数他做过的事就
古往今来,多少朝代更替,又有多少皇帝在历史中争议不断,是非功过也只能任由后人评价。就如武则天,她的争议肯定是最大之一,不然她也不会留下一块无字碑。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皇帝,同样是给后人留下无数争议,有的人把他捧上高位,称其为“千古一帝”、把他与唐太祖李世民相比;而有的人则认为他闭关锁国误国误民,为我国那段屈辱的近代史埋下祸根。相信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了,这个人就是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今天我们就来细说一下康熙的功过,探讨一下他究竟能不能有资格被称为“千古一帝”!
康熙八岁时登基,十四岁时亲政,总共在位六十一年,他不仅是清朝,还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其实康熙幼年过得并不如意,甚至还有些许令人心疼(相对于其他皇子)。原因是什么呢?玄烨虽然一出生就得到父母的喜爱,但却没有在皇宫内过上一天好日子,也不曾见过自己的父母。为了防止玄烨染上“天花”,在当时天花可是一个不治之症,于是就将其养在了皇宫之外,由奶妈一首带大。
那年玄烨才8岁,刚回到紫禁城的玄烨还未和自己的父亲顺治帝熟络,顺治帝就病重去世,其原因就是因为染上天花。由于顺治驾崩时年仅二十四岁,并没有册立太子,而玄烨能够成为皇帝,也和天花这个病有关。因为他小时候得过天花,并且产生了免疫力。在玄烨登基两年后,他的母亲孝康章皇后也因病去世。这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是很残酷的,上天没能让他像普通人一样享受父母之爱。但对于皇帝来说,他是幸运的,他的到的弥补是整个天下。但不管怎么样,他的童年永远也无法填满,知道多年之后,康熙帝都抱憾不已。
在玄烨继位时,大清的局势其实不容乐观,南方数省被“三藩”割据、东南有郑和后代占据台湾、西北有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割据、东北还有沙俄入侵虎视眈眈。如果康熙在位期间有一步走错,那么很可能就会让大清被四面八方的威胁瓜分掉。年幼的康熙自然是没有魄力震慑天下,于是四臣辅政就成了康熙初期主要的政治力量。但是,时间一久各种问题也就渐渐出现。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的鳌拜独揽大权,居功自傲,甚至在朝中开始排斥异己,甚至还将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给害死了。在权利越来越大后,甚至还逼迫康熙,颇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
就这样,玄烨暗地里发展隐忍了数年,终于找到了机会。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康熙借“布库”之戏为掩饰,突然命令亲信侍卫在鳌拜觐见的时候将其抓捕,一举将鳌拜势力铲除,至此,康熙终于夺回大权,真正的做了皇帝。从此之后,他的皇帝之路仿佛“开挂”一般,接下来就是“平三藩”、统一台湾、驱逐沙俄、平定准葛尔,在经过数年征战努力下,大清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此时的大清也达到了最巅峰时期!
说完了他的功绩,我们再来说说他做的那些令后人诟病的举措。第一就是不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第二,实施了“海禁”。但这两点真的像我们想的那样吗?我们有没有好好去了解过,其中是否有误解呢?下面我们一点一点说。
第一点:海禁
康熙当时确实有下令实施海禁,但那其实是为了打压郑氏台湾,从战略意义来说,和今天的经济制裁是一样的,个人认为利大于弊。而且在统一台湾后,就将海禁取消了。其实大家也可以理解,古今中外,哪个统治者为了统一天下不是手段尽施?所以这也是无可厚非
第二点:西学
其实对于西方文化和科技,康熙都是很热衷学习的,西方文化也正是从康熙亲政后大量流入的。比如绘制精确地图的技术、很多先进的西方科学仪器也是这个时候开始流入中国。当时清朝绘制了衣服地图被英国李约瑟大大称赞,说是当时亚洲地图中最好的一幅,更比当时欧洲等西方国家的地图还要精确。如此看来,你还会怎么看待康熙呢?
如此看来,大家是不是学的康熙对于西方的一些新技术很感兴趣呢?除此之外,在文化方面康熙也非常重视,在微服私访的时候就招揽了不少有才之士,同时也吸纳了西方文化,将西方的先进知识融入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如果当时不是某个宗教开始涉及统治,或许康熙并不会对西方文化有抵制,但他抵制的也只是某些宗教而已,对于西方文化技术还是很包容的。
其实,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最了不起的事情有三。其中不乏对我们后世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其一:我们新中国继承而来的领土版图就基本是康熙皇帝时期确定的;其二:康熙皇帝开创了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他先是团结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平定边关,然后团结汉族的权贵氏族,并且全面学习、继承、融合汉文化;其三:赏罚分明,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权贵士族,犯了错,打了败仗,依然要接受触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其实,我国古代那么多皇帝,每一个都是有功有过,康熙也不例外。但我们从他功绩或者“过错”来分析的话,他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古语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没有人能从不犯错,更别说当时的康熙凭借一人之力力挽狂澜,大清疆土在他手上得到扩张,这片大地的民族凝聚力也得到增强。作为一个皇帝来说,他算得上是尽心尽力了,我们把他放在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对比起清朝其他皇帝还是以前朝代的君王,他都是最拔尖之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