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四小虎能否接棒四小龙,如今发

亚洲四小龙(TheFourAsianDragons)

要说上世纪最耀眼的经济明星,非“亚洲四小龙”莫属了。从年代末至年代期间,亚洲的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利用本地廉价且良好的劳动力优势,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适时调整推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策略,在短时间内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一跃成为亚洲继日本后的发达国家/地区。其实在英文中,亚洲四小龙的翻译是NewlyIndustrialEconomics,简称“NIE”(新兴工业经济体),特别是在学术类期刊书籍中一般也都译作NIE,很少用直译。

韩国地处东亚朝鲜半岛南部,是APEC、世界贸易组织和东亚峰会的创始成员国,也是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和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成员,总面积约10.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万,不论是GDP、人口总量还是面积均居“四小龙”之首,年GDP总量为1.64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2位),经济增速为2.03%(比往年有所下降),人均GDP在年首次突破3万美元,年为3.18万美元(位列全球第39位)。

中国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海域,是我国第一大岛,总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万,年GDP约为亿美元(位居全球第20位),经济增速为2.73%,人均GDP达到2.6万美元(位列全球第46位)。从省份来看,台湾GDP在年被福建超越,退居全国第9位,由于人口较少且经济较为发达,人均GDP仍是全国第一。

中国香港地处我国南部、珠江口以东,毗邻深圳,总面积约为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万,是一座高度繁荣的自由港和国际大都市,与纽约、伦敦并称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年经济总量被深圳正式超越,年GDP约为亿美元(位居全球第35位),经济增速为-1.19%,人均GDP约为4.88万美元(位居全球第21位)。

新加坡是地处东南亚的一个小岛国,毗邻马来西亚,凭借地理优势成为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航运中心之一,是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总面积约为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万,年GDP约为亿美元(位居全球第34位),经济增速为0.7%,人均GDP高达6.52万美元(位居全球第11位)。

亚洲四小虎(TigerCubEconomies)

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东亚的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四国就像六七十年代的“四小龙”一样经济高速发展,作为“继承者”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远不及“四小龙”,因此而得名。

印度尼西亚地处东南亚,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被称为“千岛之国”,是东盟创立国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总人口约为2.62亿,是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的全球第四人口大国。总面积约为.4万平方公里,年GDP为1.12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6位),经济增速为5.02%,人均GDP约为美元(位居全球第位)。

泰国地处东南亚中南半岛中部,是东盟的创始国之一,是亚洲唯一粮食净出口国,东南亚汽车制造中心和东盟最大的汽车市场,被称为佛教之国。总面积约为51.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万。年GDP为亿美元(位居全球第23位),经济增速为2.4%,人均GDP约为美元(位居全球第95位)。

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为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东西两部分,总面积约为3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万。年GDP为亿美元(位居全球第36位),经济增速约为4.3%,人均GDP约为1.14万美元(位居全球第77位)。

菲律宾地处西太平洋,是东南亚一个多民族群岛国家,总面积约为29.9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1亿。年GDP为亿美元(位居全球第37位),经济增速为5.9%,人均GDP约为美元(位居全球第位)。

年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数据

数据对比亚洲“四小虎”与“四小龙”的差距

从以上可以看到,亚洲“四小龙”的人均GDP是遥遥领先于“四小虎”的,最高的新加坡人均GDP超过6.5万美元,最低的中国台湾也超过2.5万美元,而“四小虎”中人均GDP最高的马来西亚只是略微超过1万美元外,其余三个国家均低于1万美元,和“四小龙”的差距非常大。从总量来看,由于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人口较少,因此低于超过2亿人口的印尼和超过万人口的泰国,而超过1亿人口的菲律宾却处于垫底,可以说“四小虎”的经济总量都是人口堆出来的。从经济增速来看,“四小虎”整体表现要优于“四小龙”,除了中国台湾略高于泰国表现尚可以外,新加坡仅为0.7%、中国香港甚至出现负增长,处于八个地区末尾两名。

亚洲先有“四小龙”,才有“四小虎”。其实从“四小龙”的高速发展轨迹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全球市场,政府到全社会都注重商业发展和经济利益。

2、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升级后,需要将生产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工业,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转移。亚洲四小龙拥有质高价廉的劳动力资源,从而顺应时机接收了劳动密集工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3、政府、社会、地区周边相对稳定,政权都属于开明专制,政策不受政党斗争干扰,政策的实行具有延续性。

4、拥有优势的地理位置,都属于沿海地域,具有优良的深水港,是海运的重要的补给地点,方便进行国际贸易。

5、较为有利的世界发展环境,一方面是上世纪50-7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期,为“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则是冷战时期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扶持,使得原始积累阶段的资金较为充沛。

6、同属于中华文化圈,继承了注重教育、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此诞生了大量优质劳动力。

其中1、2、3、6点也很好地说明了中国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工业化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成就。但是为什么除了以上除了第六点外同样适用于所谓的“四小虎”与“四小龙”对比差距巨大呢?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四小虎”在拥有较为不错的土地和人口规模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打破地区间自给自足的小市场,小农经济模式也能够被取代,但是地区内仍是大量劳动力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并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且进程缓慢。

在20世纪末,中国的人均GDP才开始追上这几只小老虎。可惜的是,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创,“四小虎”并没有像“四小龙”一样稳健经济基础,其中泰国、印尼和菲律宾甚至欠了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巨额的债务,社会也出现诸多不稳定因素,而马来西亚实施了多项硬性保护国家金融体系的货币管制条例,并存在多方面不平等政策的问题,开始固步自封。可以说对这四个地区在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后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国家经济甚至出现倒退多年的情况,而后的年金融危机再次受到打击。

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面临的问题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日本和美国这两个国家,在“四小龙”高速发展时期,日本经济在亚洲仍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都“压制”它们,所以只是小龙并不是大龙。

而美国是世界公认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几乎大部分最前沿的科技成就都率先在美国发生,“四小龙”和日本的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接受美国的产业转移。美国要发展高尖端产业,于是把相对低端的一些产业转移给日本,而日本再转移给“四小龙”,其中台湾和韩国的受益是最明显的,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东亚“雁阵模式”。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美国占据金字塔顶端的部分,其次是日本,接下来才是中国台湾和韩国。但有个问题是,这些国家/地区自身的经济规模太小了,因此想要高额投入科研的资金量根本不够,特别是韩国的RD(研发支出)虽然占GDP比重超过5%(全球第一)非常高,但是受限于自身GDP规模,因此RD总量跟中美日德等大国相比还是不够看,自然在科研竞赛中想要赢过这些大国是很困难的,也造成了只能一直排队在美国身后跑,很难实现超越。

日本在科技水平接近美国时,发展停滞了下来,韩国和中国台湾在科技水平接近日本时的发展也停滞了下来。因此,只有美国向前一步,日本和“四小龙”才能跟着前进一步,而美国的发展速度是由科技进步的速度决定的(美国没有参考学习的对象)。在互联网大发展之后,世界并没有再次出现大规模的科技革命,所以美国的GDP增速也就长期处于2%-3%之间彷徨,日本和“四小龙”的经济增速自然也不会超过美国。

不过中国是个“另类”,整体科技水平仍低于日本和“四小龙”,但是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和超强的模仿学习能力(毕竟是中华文化圈的源头大哥)来实现大跨步。再加上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国内市场优势,使得中国拥有非常大的经济体量。在后发优势没有消失的情况下,RD支出超过日本和“四小龙”的总和,从而在诸多前沿领域与美国直接竞争一较高下。总的来说就是日本和“四小龙”陷入“规模陷阱”,在体量规模太小的情况下,导致RD支出不足以支撑其科技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再说“四小虎”同样受美国的影响很深,从全球形势来看,小国/地区根本无力与大国抗衡的,特别是面对美国,更是无法掌握自身命运。“四小龙”中,香港背后有中国大陆撑腰,而台湾地区、韩国、新加坡是美国扶持起来用于对抗中国的小弟。而“四小虎”的影响力和存在感就更弱了,美国也就不会专门针对它们。

目前全球经济下行,不光东南亚,欧洲、印度等其他地区都好过不到哪里去,按理说人均GDP越低,发展潜力就越大,中国在印度高速发展阶段的GDP增速常年保持在10%左右,而印度已经不足7%。人均GDP比中国高的国家增速基本都不如中国,比中国低的国家/地区中,增速能超过中国的也没几个,印度勉强算超过,不过内部问题太多了,其他都是小穷国就没有然后了。所以,我认为让中国在全球一枝独秀的很大原因就是我们的制度优势。

纵观全球,已经很难再出现第二个中国,随着中国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已经先后超过“四小龙”和“四小虎”中的7个,与剩下的韩国差距也在逐渐缩小,超越也只是时间问题,不过人均GDP差距依旧很大。而“四小虎”想要超越“四小龙”的几率也变得微乎及微,说“接棒”可能都算勉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44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