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46人口分布
欢迎转发周说地理,精彩分享请您点击链接(以下资料均为可编辑无水印电子版,购买请联系)
一、一轮复习资料(全国通用)
一轮复习资料1-30目录,点开链接可直接学习
一轮复习31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一轮复习32河谷的演变
一轮复习33冲积平原的形成
一轮复习34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轮复习35喀斯特地貌
一轮复习36风沙地貌
一轮复习37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
一轮复习38植被
一轮复习39土壤
一轮复习40整体性
一轮复习41地域分异规律
一轮复习4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一轮复习43气象灾害
一轮复习44地质灾害
一轮复习45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更新中......
70套最新二轮复习资料
二、个地理微专题目录,供高考复习使用
三、高中地理创新命题素材1-目录
四、个高中地理精品课件目录
五、个高考地理规律总结,冲刺使用
六、近三年高考真题58套目录
59.年江苏省高考地理真题(解析版)
60.全国乙卷高清和参考答案(非官方)
61.全国甲卷及答案
62.年上海地理等级考试题与答案Word版解析
63.广东卷真题及答案
64.浙江地理高考真题及解析
65.山东卷地理真及解析
七、50套高考地理微专题专项训练,供高考使用
八、高中地理微视频1-23目录
九、高中地理说课稿1-15目录
十、套最新高考模拟题,届刷题可用卷(点开链接即可刷题,购买请咨询QQ号。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体系架构]
[素养考查] 1.人地协调观: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2.综合思维:分析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3.区域认知: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人口分布特点;分析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及影响。
人口分布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1.分布特点:很不均匀。
2.从全球来看
角度
分布
南、北半球
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北纬10°~50°地带最为集中
距海远近
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海拔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3.四大人口稠密区
东亚、南亚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大多聚居在城市。
4.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5.各国人口分布也不平衡,截至年年底,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3个。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明显,其中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尤为重要。
2.人文因素:主要受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因素、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1.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影响因素
人口分布
原因
自然因素
地形
全世界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人类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多集中在此
气候
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气候温和湿润,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
水源
人口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分布
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为密集
土壤
土壤肥沃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大
土壤的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不同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区人口稠密
矿产的开采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
人文因素
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生产方式
农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
以农业经济为主
人口迅速向城镇聚集
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
生产力的发展,科技与管理技术的进步
交通运
输条件
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较多
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政治、文化
人口大规模移动导致人口分布的变化
战争、宗教、文化习俗、政策和历史等
2.不同国家的人口增长问题及其原因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问题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原因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口受教育程度高,生育意愿不强
①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影响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加大了对资源、环境、就业、经济等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对策
鼓励生育和接纳海外移民
采取计划生育政策
(·北京地理)草地出现退化时,植被覆盖度降低。下图示意蒙古高原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及采样点植被覆盖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甲线附近区域多年来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等草地管理举措,乙线附近区域施行自由放牧。
(1)比较甲线和乙线植被覆盖度的差异。任选一线,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4分)
蒙古国面积.65万平方千米,年全国人口约万,其中乌兰巴托人口约万。该国城乡人口比例约7∶3。
(2)概述该国人口分布的特点。(4分)
答案 (1)甲线比乙线植被覆盖度高。
甲线:降水较多,合理放牧,防治草地退化效果好。
或乙线:降水较少,草本植物难以生长,荒漠化严重。
(2)人口密度小,人口分布极不均匀,近一半人口集中在首都,城乡人口差异大。
解析 (1)由图中植被覆盖度可知甲线比乙线植被覆盖度高。由年降水量线可知,甲线降水
(mm~mm)比乙线(mm~mm)多,草本植物的生长条件好;由“甲线附近区域多年来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等草地管理举措,乙线附近区域施行自由放牧”可知,甲线合理放牧,防治草地退化效果好,而乙线由于自由放牧,很容易导致过度放牧,荒漠化严重。(2)由材料“蒙古国面积.65万平方千米,年全国人口约万,其中乌兰巴托人口约万。该国城乡人口比例约7∶3”可推知人口分布特点是:人口密度小,人口分布极不均匀,近一半人口集中在首都,城乡人口差异大。
下图示意我国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据此完成1~2题。
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
B.空间分布总体稠密
C.大多分布在距河流7~10km的范围内
D.距河流2km范围内人口最多
2.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水能资源分布 ②矿产资源分布 ③地形地势状况 ④取水便利程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空间分布总体密度较小;图中显示,距河流2km范围内人口密度最大,人口最多;距河流7~10km范围内人口密度小且变化小,说明该范围内人口少。故选D。第2题,根据图示可知,该流域人口主要分布在距离河流较近的河谷低地附近;沿河居住,取水方便。据此分析选B。
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密切。人口老龄化严重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能促进人口流动,进而影响人口老龄化进程。下图为“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按人口老龄化和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比值绘制的分类象限图”,第Ⅰ、Ⅱ、Ⅲ、Ⅳ象限表示不同的人口与产业协调发展类型和程度。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①②③④最可能表示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天津 北京 吉林 四川
B.北京 天津 吉林 四川
C.天津 北京 四川 吉林
D.北京 吉林 天津 四川
4.为促进人口与产业的协同发展,目前上海市应该( )
A.大幅度提高第二产业的比重
B.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
C.加快推进实施延迟退休的政策
D.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
答案 3.B 4.D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①省(市)第三产业非常发达,产业层次最高,应为北京市。同理可推知,②应为天津市。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第二产业占比很高,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很小,由此推知③应该为吉林省。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经济较为落后,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导致人口老龄化程度很高,由此推知④为四川省,选B。第4题,上海应该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延迟退休并不能促进人口与产业的协同发展。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员多为学历层次较低、缺少专业技能的普通劳动力,因此应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D正确。
课时精练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奇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其中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读“人类大陆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乙处人类大陆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经济发达B.自然条件优越
C.城市发展水平高D.工业发展较早
2.甲处只形成人口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是( )
A.地处沿海,气候湿热,人烟稀少
B.自然环境条件较差
C.水稻种植业发达
D.自然条件优越
3.下列关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文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
B.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明显
C.现代社会,自然因素已不再影响人口分布
D.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不产生影响
答案 1.B 2.B 3.B
解析 第1题,根据轮廓和位置可判断,乙处位于南亚。南亚形成人类大陆与其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有关。第2题,甲处形成人口孤岛,说明其周围地区人口稀少;读图可知,该处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自然环境条件较差,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密集区。第3题,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小,人文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大。影响人口分布的人文因素包括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
(·广东汕尾市期末)秦巴山区是指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上游的秦岭、大巴山及其毗邻地区。该区域人口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下图为“秦巴山区沿°E经线的人口空间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人口密度最大值的分布区在( )
A.渭河平原B.秦岭
C.汉水谷地D.大巴山
5.影响秦巴山区°E经线上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城镇分布
C.海陆位置D.地形起伏
答案 4.A 5.D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人口密度最大值在34°N以北,该区域位于秦岭以北,海拔较低,由此可判断为渭河平原。故选A。第5题,由图可知,人口密度大的区域海拔较低,人口密度小的区域则为海拔较高的秦岭和大巴山。因此,影响秦巴山区°E经线上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起伏。故选D。
青藏高原是中国乃至全球典型的人口稀疏区之一,但内部人口地域分异明显。下图分别从经度、纬度、极向(最大与最小人口密度连线方向)和垂直四个维度反映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规律。据此完成6~7题。
6.影响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光照B.热量C.水源D.降水
7.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图示信息判断,青藏高原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位于( )
A.柴达木盆地B.雅鲁藏布江谷地
C.阿里高原D.湟水谷地
答案 6.B 7.D
解析 第6题,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河谷地区气候较为温暖,故选B。第7题,由图可知,青藏高原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大致位于东经°、北纬37°附近,该地区位于湟水谷地附近,故选D。
下面图1为“我国沿某经线的地形起伏度示意图”,图2为“我国不同地形起伏度上累积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①地形区为( )
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D.东南丘陵
9.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起伏度越大,分布的人口越多
B.②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比较均衡
C.地形起伏度1~2的地区分布了我国20%的人口
D.地形起伏度1以下的地区分布了我国超过80%的人口
答案 8.A 9.D
解析 第8题,图中①地形区地形起伏较小,在相应纬度处,我国东部地区多低山丘陵,地形起伏大。青藏高原上地形起伏小,有“远看是山,近看是川”之说,A项正确。第9题,读图中信息可知,在地形起伏度不超过1的地区,集中分布了我国85%的人口,D项正确。
(·江苏淮安市调研)下图为“某国~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11题。
10.该国在图示时间段内,人口最多的年份可能是( )
A.年B.年
C.5年D.年
11.缓解该国目前人口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A.限制人口迁移B.提高教育水平
C.提倡早婚D.鼓励生育
答案 10.B 11.D
解析 第10题,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数量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人口数量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人口数量停止增长或停止减少。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年以前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大于0,故此前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至年达到最大值;年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人口数量开始减少。第11题,目前该国人口为负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因此应该鼓励生育,缓解人口老龄化。
周感谢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