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图书馆里的双年展,水的科幻世界

白癜风的临床表现 http://pf.39.net/bdfyy/bdfzg/140523/4393955.html
<

原创NaomiShanghaiLOOK

?LOOK!MYCITY?

??????

开在图书馆里的上双展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超流体2.0”

是上双和上海万科的城市项目

联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用科幻写作的方式

串联起莘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一起去图书馆,看上双展

PART01

-

开在图书馆里的上海双年展

城市因为流动,才变得生动。第13届上海双年展,就是以「水体」来命名。双年展「水体」城市项目中的水域人文视觉版图,《超流体2.0——基于上海莘庄地区水系人文的科幻写作视觉版图》,就开在新闵万科中心图书馆。

区别于一般的白盒子布展空间,展览作品融进了图书馆的各个角落。走进展厅,能让人拥有阅读一本书的沉静。

以剧场的形式呈现

在现场,可以发现各种声音装置、多频影像、大幕布等组成的虚拟剧场。18位艺术家用10组作品,描绘了一个科幻版的莘庄水系。

PART02

-

上海城市的记录者

马桥爷爷的玩具乌托邦

土生土长的马桥人孙爷爷,用人们丢弃的玩具,重新修复,亲手创造了一个玩具乌托邦世界。他绘制的马桥图景,每间房、每座桥、每个路牌都真实还原了老一辈人在马桥的生长记忆。

作品《朝看水东流》是从孙爷爷的视角,以二次改造的玩具和手绘马桥地图为线索,把旧时代和新时代的东西联系起来。现场搭建了一个玩具柜台,还用合成影像还原现在的马桥和手绘马桥图景的时空记忆。

孙爷爷年轻的时候就是一名工匠,后来在工厂当厂长,退休以后依然对手艺活极为热情。

“如果我不去修复这些东西,不去画下原来马桥的模样,就没有人知道这里过去长什么样。这些玩具在家堆得越来越多,很多小朋友都来看的,只要有人喜欢,我就开心。”

车站里被读取的记忆

上海的第一条地铁驶入莘庄,从此承载过往连接未来。地铁站所在的世界相当于是终端和现实世界中间的桥梁。

这件互动装置,用锡纸、电子屏、把手,还原地铁内的场景,将记忆与触觉和视觉相结合。手放在触摸台,就能出现某些波动的数据,带上耳机又是交叠的虚幻时空。

“轨道的一端连接现实,另一端伸向虚妄。”

按水的规矩来

城市边缘的落寞渔村和未来世界,因为流动的水而有了连接。艺术家们试图用十几分钟的多屏影像,去拼凑、还原一个独属这里的“盖亚图景”。

关于游离者们

从松江大学城的学生到上海去往东北援建的知青,从松江区到松江省,从上海到哈尔滨,从犹太人到东北人,历史塑造了集体的命运。流动的人们,像水一样去往各地。《游离者》系列作品,设想了一个与现实相互交叠的世界并进行展示。

PART03

-

展览之外的莘庄

上双展「水体」中的城市项目,描绘就是水乡城邑莘庄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作为上海西南的门户,莘庄沿河而生。“莘庄”也是因为地处莘溪之畔而得名,而它也是闵大荒逆袭的宝藏。

重要的交通枢纽

中国第一条成功的民营铁路上的莘庄站,连接1号线和5号线的莘庄地铁站,曾被誉为亚洲第一立交桥的莘庄立交桥……发达的交通网络一直是莘庄的骄傲。

莘庄的商业中心

凯德龙之梦、仲盛世界商城和即将开业的TODTOWN,组成了莘庄的商业中心,吸引着来去匆匆的人们。

春申文化广场、新闵万科中心图书馆等开放式的公共建筑,也是看演出、看展览的绝佳场地。

随处可见的欧式建筑

被称为“闵行白宫”的闵行区人民法院,拥有“凯旋门”的上海最大小区康城、浦西百年教堂……这些充满欧式风情的建筑,成为大多数莘庄人每天的必经之地。

那些新旧交织的平常生活

莘庄最大最老菜场的六角菜场重新回归,成为莘松市集;曾经是河现在是路的莘浜路,依旧是熟悉的面孔;淀浦河两岸步道上,悠闲的人们……这些,都是莘庄靠水而生、新旧交织的平常生活。

摄影:Amy

原标题:《LOOK

图书馆里的双年展,水的科幻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85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