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低排量不值还是本身太超值为啥丰田亚洲
纵观如今的合资高端车市场,丰田亚洲龙已经悄然超越了别克君越、福特金牛座等车型,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一款合资高端轿车。而它的成功,不仅是因为TNGA的加持,其2.5L车型比同排量凯美瑞更低的售价门槛,它也更是成为了这个架构之下如今最为超值的存在。可在今年9月份上市的亚洲龙2.0L车型,其仅比2.5L车型低了元的售价门槛,却没能让人再次感受到它的超值,甚至觉得这还是一款衬托2.5L车型性价比的存在。但事实真的如此么?这得从亚洲龙到底值多少钱开始说起。
光是一个排量,成本和差价远没有你想象的大!发动机虽说是汽车的核心,也占据着整车成本的相当可观的份额,但在其他配置、发动机技术和结构相近的情况下,光是一个排量却远不能带来人们想象中那么巨大的差别。事实上不光是亚洲龙,包括君越、金牛座在内的合资高端中型车高/低排量之间的差价都不大。
不信?请看上面的表格:与亚洲龙同处于合资B+级的君越和金牛座,它们1.5T车型与2.0T车型的差价也同样很低。譬如,别克君越的款2.0T车型的起步价,竟然是和它款的1.5T车型持平!而在其他配置上,1.5T虽然比2.0T多了一个全景天窗、一套真皮加热座椅,但2.0T也比1.5T多了LED大灯,甚至还有一个9AT变速箱(1.5T为7DCT),整体的配置可以说是基本持平的;而在金牛座身上,其2.0T入门车型也是在加入了无钥匙进入、座椅通风和电动记忆、后视镜折叠等功能之后,才比其1.5T入门版本贵了1.5万元。所以说,光是一个排量的差距,在合资高端轿车中带来的差价其实是相当有限的。
受制品牌因素,合资高端中型车价格成本偏高为什么大家会觉得亚洲龙2.0L的定价应该要低于2.5L车型一大截才对呢?因为从合资紧凑型车到标准的中型车,它们之间排量高低带来的价格之差的确是非常大的。
我们还是以丰田、别克、福特为例:低一级的标准级中型车凯美瑞、君威、蒙迪欧,其高/低排量车型之间的差价就有3-4万元。再下一级的福克斯等紧凑型车,高/低排量(动力)之间也多有2-3万元的价格差。
在这种思维定式下,大家想当然的就认为合资高端中型车也应该遵循这种定价规律。
缘何到了亚洲龙、君越、金牛座这种规律就不灵了呢?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对于君越、金牛座、亚洲龙这类高端中型车,受制于品牌因素,价格没法太高,但它的成本却要高于绝大多数主流中型车,这就限制住了它的售价区间。
换句话说,在BBA等一众豪华品牌的挤压下,留给合资品牌高端中型车的定价区间已经很小了。像A4L的终端成交价已经来到了23-24万元附近,品牌稍弱一些的豪华品牌中型车价格则要更低。在这种情况下,合资品牌的高端轿车想要卖出去,怎敢定高价?
然而,作为品牌的旗舰轿车,像君越、金牛座、亚洲龙这些高端中型车往往又承担着品牌门脸形象的任务,在设计、生产、制造环节丝毫不得马虎。其整车的基础成本(车身构架、底盘、做工、用料)又没法降低,只能提高基础售价才能保本。
我们反过来看,倘若亚洲龙2.0L车型先上市,定价19.98万起,大家是不是会觉得很正常?级别高于凯美瑞,价格高一点自然没毛病。
19.98万起,亚洲龙本来应该值多少钱?前面我们提到了君越、金牛座,其1.5T和2.0T车型之间价格差同样很小,甚至完全一致仅有配置上的差别,但为何偏偏亚洲龙的这种呈现会让人觉得反常呢?
这里的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亚洲龙把2.5L车型的姿态摆的太低了,而这种低姿态又让人们对其2.0L版本产生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从对比来看,同为合资B级,亚洲龙2.5L车型比起24.98万的金牛座、22.98万起的君越2.0T车型低了2-4万元,要跟款君越2.0T车型26.98万元的价格比起来,甚至还有6万多的差价。而即使把涡轮跟自吸的差异考虑在内,在如今丰田和TNGA这种号召力之下,亚洲龙的2.5L车型即使不比它们更贵,仅便宜-甚至平起平坐也完全符合情理,但它的选择是,尽可能的降低价格门槛(当然了削减了一些配置)以保证一击制胜。
对于一汽丰田来说,亚洲龙实在太重要了。曾经的旗舰皇冠已不再勇猛,丰田迫切的希望亚洲龙能再度撑起丰田在合资高端轿车市场的金字招牌。不过亚洲龙虽然在日本和美国家喻户晓,但是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始终是有些陌生的。它甚至还没有它的小弟凯美瑞在中国的名号响亮,怎么办,只能定实诚价啊。
你看,亚洲龙2.5L车型价格门槛不仅比凯美瑞低,它还给出了4年10万公里的质保,以及和雷克萨斯ES一致的质保期内免费保养。好在,这种颇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决然,让其获得了高度认可,上市不到7个月(3月下旬到9月)以累计台(月均以上)成为同级销冠。而且,亚洲龙的销量还在不断攀升。
但正是这种超值,不仅让自身2.5L车型的利润空间挤压到了极致,其触底的价格更是让2.0L车型难以定价。因为就像前面所说,配置相近的前提下,同是DynamicForce系列发动机,2.0L和2.5L动力之间的成本差距少的可怜!所以2.0L车型除了同样享受4年或10万公里的质保和期间内的免费保养以外,除非选择不挣钱甚至是亏着卖,已经无法再次拿出过于让人惊艳的价格了。
所以还是我们说的那个问题,亚洲龙应该先上2.0L或是2.0与2.5L一起上,就不会像如今这般备受争议了。但是单拿出亚洲龙2.0L或是2.5L的任意车型与市场同级车相提并论,它都是一款超值的产品。
小结:把2.5L版本姿态摆的更低的亚洲龙,以及先上2.5L,再上2.0L的推进节奏,确实引来了一些用户的不解。但同级的君越、金牛座都用高低阶动力极为接近甚至是相同的价格,证明了合资B+级轿车市场的确不是一个能用“常理”来判断的市场。而在继超值的2.5L版本大获认可之后,亚洲龙2.0L车型虽然没有如很多人期待的那般再次把高、低阶动力拉开巨大的差价,但它也跟2.5L车型一样超值。因为它同样是TNGA的高安全、高刚性的架构打造而来的;对于那些不怎么在意动力的用户来说,2.0L也完全够用,且相比2.5L车型还有着0.4L的油耗优势;再说,不是还有着元的差价么?在如今这种吃不起肉的时代,买个两百多斤猪肉回家放纵一下不也挺好的么?
汽
研
社
纵览汽车行业大事小事
解析你关心的车事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