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皇史宬这座明清时期的皇家档案库藏着什
约五百年前,明朝皇室想在宫外保存一份皇帝的御像,但没有现成的库房,怎么办?
年,嘉靖皇帝想了一个法子,选址紫禁城东侧南池子附近,修建一处皇家档案库,后命名为“皇史宬”。之后的年,清朝皇室又在这里存放了圣训、玉牒等资料,除了嘉庆十二年(年)的一次大修,皇史宬的建筑基本如初。
后来,经历清朝末年的战乱,皇史宬内藏档案一度受损严重,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保护与修缮;南院曾经严重的私搭乱建,也在年得到拆除和腾退。
皇史宬正殿。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前不久,这座封闭多年的明清时期皇家档案库重新开放,接待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系统、高校等预约参观。目前,接待参观时间为工作日9时至16时,参观团体需提前1周通过电话-(传真同号)进行预约。根据疫情防控有关要求,预约参观团体人数不超过40人。
“金匮石室”
步入皇史宬北院,即可观察这座皇家档案库的全貌。
皇史宬门、主殿、东西配殿、御碑亭等部分合成一个长方形空间,四周有红色高墙环绕。
主殿面阔9间,黄琉璃筒瓦庑殿顶,拱券式无梁建筑。建筑整体仿古代“金匮石室”之制建立,通体砖石砌成,无一钉一木,是谓“石室”;殿内地面筑1.42米高的石台,上置贮藏档案的铜皮鎏金雕龙樟木匮个,是谓“金匮”。装具设计完善,制作精良,功能齐备,坚固耐用,室温基本恒定,利于防火、防盗、防潮、防虫。
“皇史宬之所以那么珍贵、被大家津津乐道,一部分就是源于建筑本身的特色,尤其是正殿的建造理念。”讲解员介绍,正殿的南墙厚5.9米、北墙厚6.1米、东西山墙厚3.7米,平均墙体厚度4.8米,以此来隔绝外面的潮气,保护内里的档案。“这种技术虽然比起现代恒温恒湿的库房有很大差距,但在当时已经算是非常先进的了。”
皇史宬名字中的“宬”字何解?《说文解字》中记录,“宬,屋所容受也”,意指藏书的屋子,“皇史宬”则指的是保存皇家正史的殿堂。
皇史宬建成百余年后,清军入关,在战乱中这里并未遭到破坏。“当时,清军把殿里存放的明朝皇家档案移至紫禁城的大库房,没有损坏。”讲解员说。
大殿门内另有一番光景,抬头看,屋顶呈拱形,有些许面漆掉落。据悉,这是典型的明代穹顶结构,北京仅有皇史宬和天坛斋宫保存了这份形制。往下看,一处高台上摆放了数十座铜皮鎏金的木匮,上面还有云龙图案的装饰,用于存放皇室档案。“根据档案记载,明末时期共有这样的金匮19座,后被清朝统治者沿用,并且不断再制作,至清末,金匮总数达座。”讲解员介绍,现在正殿展示的32座金匮,是乾隆时期的遗存,另座保存在库房里。
皇史宬正殿内,展示了金匮32座。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不同时期的金匮有所区别,具体体现在云龙图案的装饰上。“比如明代的龙有鼻子,类似猪鼻子;清代前期的龙形象比较威武,但清后期的龙就显得老态龙钟,这跟工艺水平有关,也是国力兴衰的体现。”
三展同开
今年9月1日,封闭多年的皇史宬重新开放,开始接待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系统、高校等预约参观。
目前,这里共设3个展览,除了正殿基本陈列“石室金匮皇史宬”外,还有东配殿的“锦瑟万里虹贯东西——17世纪至20世纪初‘丝绸之路’历史档案文献展”,以及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在西配殿布设的“抗争与求索——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档案文献展”。
东配殿的“丝绸之路”历史档案文献展,沿墙铺挂了32件(组)展品,包括以山水图的形式再现了17世纪前后“丝绸之路”中国境内段的《两河地里图》、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赠送康熙帝的法文《亚洲地图》等。
讲解员着重介绍了《赤道南北两总星图》。“这幅图绘制于明朝末期,具体来说是明崇祯七年,也就是公元年,绘制者是内阁学士徐光启和西方来的传教士汤若望等人。图上共绘制恒星颗,其中余颗是中国人发现的,同时绘制了中国传统的二十八星宿和西方的十二宫,所以它完全是中西方天文科学交流的产物。”
观众在东配殿参观“17世纪至20世纪初‘丝绸之路’历史档案文献展”。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视线再转到西配殿,“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档案文献展”共展出展品72件(组),包括钦差大臣林则徐关于虎门销烟完竣的奏折、圆明园铜版画、北洋大臣李鸿章关于黄海海战情形及管带邓世昌阵亡的奏折、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亲笔诏书等珍贵档案。
“清朝末年,清廷签署了一系列卖国条约。那段时间前后,各个政治力量和社会各阶层不断抗争,探索救国图存的道路。”讲解员说,首先站起来的是农民阶级,代表力量是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这次展出了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亲笔诏书,是国内唯一的一件。
清理南院
清朝末年,列强轮番入侵,北京屡遭破坏,皇史宬未能幸免。
光绪二十六年(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日军占领皇史宬,对其中的档案进行了严重破坏。《庚子事变清宫档案汇编》记载,日军造成皇史宬丢失满汉蒙文《实录》《圣训》五十一函,计二百三十五卷;另有一千三百余卷档案被污损。
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受侵扰的皇史宬曾得到保护、修缮,并成为研究明清皇家历史、档案的文物部门,向公众开放。年,这里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皇史宬南院后来成为了大杂院。当时这里居住着几十户居民,且私搭乱建问题严重,只留下一条窄窄的坑坑洼洼的通道,正门一直被堵死。另外还有居民私拉电线问题,存在大量安全隐患。
年底,皇史宬完成文物腾退工作,而后于年5月开始拆除内部违建。当时,整个南院违建共有.14平方米,工期持续数十天。
今年,皇史宬西墙还发现了一座水平石标,上刻“京都”“实测”“44.,合营造尺”等字样。经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刘阳确认,这是年在北京内城竖立的水平石标,由北洋政府内务总长兼京都市政督办朱启钤提出设立。
北京市文保协会会长孔繁峙表示,这一发现,对民国时期北京的水平线位置和早先的规划测量研究非常有帮助。
新京报记者张畅摄影记者浦峰
编辑刘梦婕校对李立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769.html